找到相关内容162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(三)

      1940年5月,太虚访问南亚、东南亚归来,进而提出以建立菩萨为中心的僧制改革新构想。这无疑受到南传佛教的启发。同年6?8月,太虚曾对汉院师生谈其访问南亚感触,其中痛切的一点就是中国佛教名为大乘...服务都行。总之,使国家社会民众获佛教利益就是今菩萨行(47)。倡导今菩萨行需要有基地,太虚把它称为?菩萨?。他构想中的菩萨把未出家佛教徒依对佛教了解和信仰程度分为?结缘三归?、?正信三归?、?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744074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1)

    一般而言,已受菩萨戒者虽能依于所受的戒律努力持守,一旦曾较深入地想要掌握持戒的精神,或较广泛地阅读经藏,或接受不同的教法传承,则必然面对“不同的戒本所示的差异”问题,以及如何安立自己原本所受的别...中的根本戒,加上《集论》所引述的《虚空藏菩萨经》中刹帝利王、臣及初住大乘行者所应防护的戒条;以及《方便善巧经》所述的不舍发心之。此外,他找出一贯的系统原则,诠释佛教小乘、大乘、密乘在实践上所当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760060.html
  • 试论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之思想差异——以近代佛教面临之困境及其改革发展为背景

    菩萨讲要),指出修菩萨道者「各就其各阶层之本位,如服务於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政治、军人、学者、商业、工人、农民中,都可依佛法之精神为群众之表率」,特别强调於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群体本位中实践六度四摄之精神...建僧大纲)乃至(菩萨)皆秉承了这一思想。在经济上,传统佛教原来主要是依靠地租、募捐及香火等收入来维持自养,随著经忏的盛行,寺院对忏资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。在《整理僧伽制度论》中,太虚大师一方面立足於...

    周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8.html
  • 从太虚大师志行讲到法与住持正法

    只是一种受人崇拜、受人恭敬的外表形式,不能真正地发扬佛教,因此必须要整顿。大师前后写了针对僧伽制度的《僧制今论》、《建僧大纲》、《菩萨》。  在《建僧大纲》里,他把寺庙的僧人分为三级制:一是僧,...众生,救济众生,菩萨行。大师他自称太虚菩萨,提倡今菩萨行,建立菩萨。  “真修实证以成果”,真修就不是假修,要真正地修持,踏踏实实地做到。守戒要认真守,修定要认真修,平常早晚功课要认真做,这就是...

    惟贤长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4655803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

    论、真菩萨行、菩萨”。这是太虚大师根据印度的佛法和中国传统的佛教,对佛法进行融贯,并结合现代做出新的判摄后,提出的适应当代佛教的伟大思想,为当今学人明确指出了一条契机契理的修行之路。 ...说过好几次:中国佛教,若不实现人生佛教、菩萨,没有出路。如果说“完人、超人、超超人”的三级做人观是人生佛教的核心指导思想,那么“菩萨”就是一个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5468725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

    菩萨行,以庄严国土、利乐有情,这就是“人生佛教”的思想。   太虚大师据此写有《人乘佛教正法论》、《人生佛教》、《菩萨》等书。他的思想系统,系“教宗弥勒,...运动的太虚大师针对此种流弊,在其《我的判摄佛法》一文中,提出“依人乘趣向菩萨乘”的“人生佛教”思想。   他说:“人间世无一非佛法,无一非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玄奘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700354161.html
  • 悲智等待

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《菩萨》 ...,很欢喜做为一个菩萨,为一切众生去修学一切一切的法门,包括世间的法门、出世间的法门,以便用它去摄化众生,这样子一边广度众生、广结善缘,一边又能成就佛道;有了智慧,你去听经闻法,才不会听得一团迷惑,这个...

    普 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4353962.html
  • 略析太虚大师的僧制建设

    院、高等教理院、观行参。  (2)、职僧制,亦称菩萨僧制,即修菩萨行的僧众,如在佛教有关事业单位或寺庙各岗位任职者。  (3)、德僧制。:亦名长老僧制,即经过前二僧制的年长僧众,可进一步选择适宜的...或还俗者,并且组织他们仍为正信的在家佛教团体。  四、《建立菩萨》  1940年,太虚大师作《建立菩萨》,是指对比丘应学习的律仪而言,使所有如法出家的比丘大众,都纳入这个范围,统贯世出世间一切...

    释行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0765726.html
  • 厦门南普陀太虚亭三绝

    利乐有情,饶益有情的救世精神,实践“华严经”所说的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J的利他思想,实现菩萨,为创建人间净土而作出贡献。”一九四六年...mdash;一九四七),现代僧人。法名唯心,俗姓吕,浙江崇德(今并入桐乡)人。早岁出家,师事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与南京杨文会居士等,研究佛学。中年在普陀山闭关冶,著有“整理僧伽制度论&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4068536.html
  • 和尚与电脑

    由此又引申到我们在现代化条件下弘法利生的思维方式。虽然我们的教典中有大小五明是菩萨的说法,但怎样在现实中运用,并使之逐步系统化,我们却探求得不够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寺院的管理和弘法,还没有从传统的巷子里走出来。我们对教义教理的研,总是在经院哲学的定义里转圈子,很少能从社会实际出发,观察社会,研究社会,深入人心,亲切生动地把佛法的道理传达给社会。如果一个人在他的思想中既无力继承传统,又不能接受现代...

    妙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0982084.html